【产业动态】高铁经济时代 朝阳市如何拥抱“京津冀”经济共同体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北京至承德段开通运营后,朝阳到北京、沈阳最快1小时50分、1小时18分可达,朝阳市纳入“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带”,实现了一小时“区域可达”。朝阳市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高铁对经济最直观的效应是“旅游流量”的增长,通常表现在“旅游流量”结构上的变化。从理论上讲,短途高铁导致旅行空间、时间的压缩为毗邻城市视为“同一城市”提供了机会。但是实际上,毗邻城市之间更倾向于独立合作,所以高铁沿线的每个城市都需要采用能够提高相对于其他城市竞争力的策略。了解城市之间的当前空间关系以及高铁潜在影响,以旅游特色作为合作之先导。让“第一朵花”绽放于京津冀朝阳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最著名的景点是凤凰山,被誉为“天下第一佛教圣山”,是辽西第一大佛教圣山。还有鸽子洞人类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朝阳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景区。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在京哈高铁全线开通的时代机遇下,为朝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高发展平台。朝阳市旅游资源唯有实现文化创新,才能融入京津冀更高的发展平台。将凤凰山文化、红山文化融入沿线城市旅游发展趋势,例如向河北省承办北京冬奥会所塑造出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创新,向周边城市旅游趋势聚焦、突破,能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让“第一只鸟”飞跃产业瓶颈朝阳市在京哈沿线城市中,经济、科研水平相对落后,实现京津冀城市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朝阳市高度重视产业创新,颁布了“161”工程,政策中打好京津冀地区的招商引资战役明确指示,力争3-5年引进和建设转移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项目1000个以上,以“放”字为核心组织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扩大招商制度改革效应、推进简政放权举措。于此同时,《京津冀发展报告(2020)》中明确指出了区域协作网络密度不高、跨区域政府协作程度亟待加强、三地尚未形成梯度化的产业链协同治理体系、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尚不完善、河北创新能力薄弱、供给模式单一等短板,朝阳市之于京津冀的区位优势、优质旅游资源、工业生产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都是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会,也是京津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会。结 语京哈高铁是朝阳市融入京津冀经济的“康庄大道”,从高铁最直观的经济效果,便可看出朝阳市产业创新实力,产业如何实现对接协作,便是下一阶段所要探讨的问题。
# 优投,产业动态